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目前,计算手段已发展为与理论手段和实验手段并存的科学研究的第三种手段,计算思维已成为各专业学生都应掌握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对于所有学科的人员建立复合型的知识结构,以便未来进行各种新型计算手段研究、以及基于新型计算手段的学科创新都有重要的意义。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普通高等院校“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系列中的第一门计算机通识教育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入门课程,其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习者理解典型的计算思维,主要包括:了解计算机科学的主要核心概念,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初步形成对计算机及其原理、结构、应用与发展的基本认识,从而培养学习者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兴趣;进而培养学习者使用计算机科学的核心概念去求解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行为的意识;使学习者初步具备利用计算机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意识与实践能力,进而能够更好地使用计算机及相关技术解决本专业领域的问题,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构建支持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授课目标

1.知识层面


帮助学生认识信息技术及信息处理过程,理解计算机组成及工作原理、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数据管理与处理的基本原理、认识计算机新技术(AI技术、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兴科学技术),为应用信息技术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2.能力层面


采用实验案例+项目驱动方式,以应用案例和素材为基础,通过实验内容与目标、实验思路和方法、实验操作步骤为依托,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应用以及信息处理技术,培养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为未来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奠定能力基础。


3.素养层面


培养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基础,能够更好地使用计算机及相关技术来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形成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计算思维意识,提高计算思维意识和素养。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本课程是大一新生计算机应用的基础课,不需要其他课程作为基础,但对于后期开设的计算机课程,该课程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

证书要求

合格证书要求:60<=总成绩<90

优秀证书要求:总成绩>=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