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海外

伊夫·克莱因——从虚空到国际克莱因蓝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9-04 15:13:06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伊夫·克莱因
 

1947年的一个夏日,三个年轻人坐在南法的尼斯海边,为了消遣时光他们决定玩一个游戏,在游戏中一人挑一个种类将世界区分开。一个人挑了动物世界,一个人挑了植物世界,而第三个人选择了矿物世界。之后他们躺在沙滩上仰望着广褒无垠的海蓝色天空,第三个年轻人突然对他的朋友说“这蓝天就是我的第一件艺术作品”,从此这一决定影响了他一生的艺术创作。

那位年轻人就是伊夫·克莱因。《纽约客》的艺术评论家皮特·施杰尔达在2010年曾认为克莱因是“最后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法国艺术家” 。他艺术生涯的创作高峰期从1954年开始直到1962年他因第三次心脏病突发而去世,年仅34岁,在这短短的几年中他改变了西方艺术的游戏规则。他能有如此成功的艺术人生得益于他对于他对于色彩的运用:金色、玫瑰色,最重要的是蓝色。他是如此的热爱色彩,以至于在1960年他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新颜色,称之为克莱因蓝。

 


《田纳西州》

克莱因1928 生于法国尼斯,双亲都是画家。1952年,他到日本学习柔道,经过一年半时间他成为黑道四段,算得上是当时欧洲水平最高的柔道高手。回到法国后他先开了一家柔道学校,之后全身心投入到了艺术创作中。1955年他单色绘画的首次个展在一家巴黎出版社的私人展示厅中展出。

他短暂的艺术人生充满了闪光点,他的展示才华总是在展览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例如在1957年的个展上,克莱因在巴黎的 圣日耳曼德佩区放飞了1001只充满氦气的气球。第二年,克莱因在伊利斯·克莱尔画廊(Galerie Iris Clert) 举办了“空虚”展,这次展览只展出了一个空空荡荡的画廊,但却吸引了2500人前来参观,场面爆满不得不出动警察来维持秩序。法国著名存在主义者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 1913—1960)看过展览后在留言簿上写下了这样一行文字:“空无充满着力量。”克莱因的《空无》是在单色画的基础上朝着非视觉性、非物质性的观念艺术迈出的更远的一步。

 
《坠入虚空》 1960年
 

《坠入虚空》是一张克莱因拍摄于1960年的著名黑白照片,在这张照片中克莱因为了体验飞翔和失重的感觉,1960年,伊夫·克莱因在完成这件"坠入虚空"的行为作品时,从巴黎郊区让蒂尔·贝尔纳街3号(Rue Gentil-Bernard)一栋楼房的二楼窗口纵身跃出,这个坠落的过程被摄影师哈里·勋克(Harry Shunk)摄入镜头,该照片后来被克莱因发表在他自己创办的名为《1960年11月27日星期天》的报纸上面,这是一份“仅存一天的报纸”。

他对观念艺术影像深远,但是最著名的还是他对于颜色的创造。早在1956年在尼斯度假的时候,克莱因在一位化学家的帮助下合成了一种独特的天青石蓝色,1960年他为这种颜色申请了专利,称为“国际克莱因蓝”。

 
《蓝色时代的人体测量》 1960年

克莱因备受争议的一次展览是在1960年3月9日他在巴黎国际当代艺术画廊创作了一个名为《蓝色时代的人体测量》(Anthropométrie de l’Époque bleue)的表演艺术作品。他邀请了九位音乐家到现场演奏自己创作的《单调交响曲》,这个交响曲由单独一个音符持续演奏20分钟,然后间以20分钟的沉默,如此交替而成。他请来三个美丽的裸体女模特儿,将她们身上涂上颜料,然后指挥她们在铺在地面上的画布上翻滚拖拉,或在挂在墙上的画布上贴靠按压,将身体形态和姿势的痕迹留在画布上成为了“活着的画笔”。

还有很多艺术家就克莱因蓝的意义而展开争论。一些艺术家认为克莱因蓝代表着与二战后那种充满焦虑的抽象艺术的决裂。克莱因充满平面感和空无之感的蓝色也与表现主义艺术作品割裂开来。在克莱因眼里,蓝色代表的是天空、水和空气,是深度和无限,是自由和生命,蓝色是宇宙最本质的颜色。他的克莱因蓝像是要把一切都吸纳进另一个永恒的维度。克莱因的单色画完全摆脱了色彩本身的悦目和谐等视觉心理学效应,而进入了纯粹精神性的观念领域。他说:“借助色彩,我体会到一种与空间同化的感觉,我是真正自由的。”

华盛顿赫希宏美术馆(Hirshhorn Museum)策展人在2010年策划了伊夫·克莱因的大型回顾展,题为“伊夫·克莱因:虚空”,他说道:“对于克莱因来说,通过纯色的方法可以将艺术不当做是画一幅画,而成为一种体验超越时间的无形精神的方式。在克莱因所有用过的颜色中这种克莱因蓝是最重要的,他的克莱因蓝的纯色绘画是一种体验,是通往虚空之路。”(来源:BBC Culture 编译:孟媛)

 
《克莱因蓝》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